全省“浙里就业”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台州天台召开 | ||||
|
||||
4月16日至17日,全省“浙里就业”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天台县召开。张雁云副省长专门作出批示,对健全城乡一体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省人力社保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吴伟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决策部署,总结推广“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台州经验,部署推动各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提升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城乡一体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会议指出,健全城乡一体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本要求,是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基础支撑,是筑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温度的有力保障。台州市通过一年多的改革探索,构建了以“一个关键、两级站点、三项机制、四张清单、五个链条”为关键路径的城乡一体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台州样本,有效拓展了服务深度和内涵,为全省推进就业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要求,各地人力社保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台州市试点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规范提升我省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水平。要按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规划,布局提升一批就业公共服务站点。集中力量用三年时间,让“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实现量质齐升,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就业方式多元化、就业诉求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要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服务、差异化发展”原则,提供体系化就业服务,统一就业公共服务站点标识、标语,分层分类制定站点事项清单和服务标准,规范基本就业公共服务事项,创新多元化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提供权益维护、矛盾调解和职业发展等各类增值化服务。要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进一步整合优化服务资源,上下联动共同建好用好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平台,加强数据交互与沟通协作,推动AI技术、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提高服务精度和效率。推动就业事项“掌上办”“AI办”,落实政策补贴“直补快办”“无感智办”,破除因城乡差距、地域差异带来的服务壁垒。要理顺机制、压实责任,持续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多元化服务供给机制,整合拓展基层人社服务力量,积极探索推进“AI+在线客服”“AI+帮扶助手”等新场景新应用,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确保站点与群众良性互动。要强化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擦亮“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浙江就业服务品牌,统筹相关部门,整合各类资源,谋划实施更多具有改革引领性、可复制推广、预期效果好的改革举措,争取创新模式、多出亮点,讲好“浙里就业服务”的精彩故事。 会议还专题部署了人社领域服务外经贸高质量发展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服务机制,认真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持续加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全力保持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省委社工部、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处室负责人,各市和部分县(市、区)人力社保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天台县“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情况。会上,台州市、杭州市、湖州市、宁波江北区、温州龙湾区、衢州柯城区和天台县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省人力社保厅还发布了“浙里就业”标识,传递浙江“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就业工作目标导向,通过统一的站点服务标识、规范化就业服务,让劳动者“一眼就能识别,体验过就都认可”,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会议期间,吴伟斌还专程赴浙江明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及稳就业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