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临海:“三化” 推动零工市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23-06-14 10:4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临海市人力社保局

近年来,临海市人力社保局创新推出“零工市场”服务新模式,着重从运营规范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链条化进行探索,积极跟进开发拓展市场后续配套平台,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多形式灵活就业,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呈现出充足的动能和强劲的生命力。

一、科学规划布局,在功能配套上实现市场秩序规范化

(一)精选零工市场地址。综合考虑企业用工承载量、零工求职需求量,科学选址中国节日灯生产基地和休闲用品出口基地——东塍镇。依托镇内彩灯、休闲用品、建材三大支柱产业,结合其劳动力密集,用工灵活,技术含量低,季节性明显的产业用工特点,辐射周边58家规上企业、33个行政村、6万余人外来常住人口,将镇内原有的颇具规模的马路市场整合升级为零工市场,打造用工求职崭新地标。

(二)打造市场建设标准。采用“政府牵头、镇街联动”的模式,多向发力提升场内外配套设施,以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全涵盖零工市场为出发点,对零工市场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建成后的市场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置零工市场服务中心,下辖招聘大厅、咨询室、洽谈室等多个核心功能区,最多可同时为132家用人单位、近3000位求职者提供招聘平台。目前,共接待求职者1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达成用工关系500余对。

(三)规范零工市场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临海零工市场的实施意见》文件,标准化定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场所、岗位信息、运营管理等事项,共引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3家、劳务派遣公司6家。常态化提供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培训报名、岗位信息推荐、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不定期抽查零工就业者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等,对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整改,对违反规定用人单位进行清退,积极探索零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的可行性。截至目前,已指导签订劳动合同50多份,解决工资纠纷2起,办理工伤认定1件,有效维护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

二、培育市场特色,拓展公共服务实现就业质量更优化

(一)创新共富机制。积极推进党建引领“零工市场”2.0版建设,探索“零工市场+共富工坊”建设转型升级,打造集生产、就业、销售为一体的全链式助富模式。聚焦彩灯特色行业,开设彩灯工坊直营店,打造彩灯劳务品牌,同时提供产品包装升级服务,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开展助企直播活动,扩宽线上“自产直销”渠道,实现企业增效、村民增收,集体增富。

(二)拓宽增技路径。改变传统培训模式,以用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帮扶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项目,打造“边培训边工作”的全新就业模式,实现“应聘者”和“培训者”的角色互通,大幅度缩短员工入职过渡期,低成本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目前已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月嫂、焊接、种植等专项技能培训9场次,覆盖300余人,提供咨询服务500余人。

(三)提升助残能级。为解决农村闲散残疾人增收问题,我们依托“零工市场+共富工坊”平台建设,创新残疾人共富创收就业新模式,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以及其他就业岗位,打造残疾人就业基地。针对重度残疾人出行难、就业难问题,联合市残联开展“助残增收”,在零工市场投入50台智能售货机,结对50名出行难、就业难的重度残疾人,每台机器销售额的5%以“就业收入”形式帮扶残疾人“虚拟岗位”增收,实现更加“灵活”的零工就业。

三、做强周边资源,积极搭建后续平台实现服务链条化

(一)打造数据资源“融合赋能”工程。结合省人社厅灵活就业数据治理试点任务,整合村镇内有灵活就业能力和意愿的零散劳动力资源,建立涵盖劳动者年龄、居住地、基本技能、闲余时间等多项条件的信息数据库,打破就业信息壁垒。目前,已经与大田街道、汛桥镇等建立用工共享关系,与南充市嘉陵区、丽水市缙云县达成季节性调剂合作意愿,有效满足季节性用工变化需求,缓解短期用工急缺现象。

(二)打造重点项目“青工基地”工程。借助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增高的有利契机,以零工市场为牵引,加快推动数据接入“来浙实践”应用,保障数据有序流通和融合应用,建立起一条来浙实践“+企业”“+高校”“+青年学生”按需共享、有序开放的全链式就业服务,有效提升就业和见习岗位对接成功率,让青年在最适宜的岗位发挥出最佳力量。

(三)打造零工市场“多元发展”工程。坚持分类发掘,根据产业特点,逐步打造以市级人才市场为核,东塍、杜桥2个零工市场为翼,全域服务就业驿站为补充的“一核两翼多点”就业服务圈。探索建立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的、融合创业意愿的创业数据服务体系;依托来浙实践,完善人才政策供给,推动企业建立更好招才育才留才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更多各类培训机构组织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与行业企业共建“一站式”就业的技能培训体系;鼓励各镇(街道)依托优势产业资源,打造特色的零工市场线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