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数字保险+服务创新 推动工伤保险高质量运营 | ||||
|
||||
路桥区人力社保局参考浙江省内各地区及台州市内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业务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协助经办服务的实践模式,并结合我区实际,创新探索与商业保险公司在工伤预防、工伤认定调查、工伤医疗费用控费等方面开展合作,实施工伤保险业务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协助运营管理项目运营项目。截至2023年3月底,工伤受理案件390件,较2022年同期下降21%,工伤医疗待遇支出574.88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1%,初步达到“三降、一优化”成效,即降低工伤案件数量、降低工伤发生率、降低工伤医疗费用,优化营商环境。 一、前移阵地,工伤事故“源头防” 一是联动行政力量。建立与应急、卫生、住建等部门建立工伤预防工作联席机制,邀请保险公司参与,定期召开工伤预防联席会议,研判工伤风险点。面向高风险企业负责人,开展工伤预防座谈培训会,以重点恶性事故和重大隐患为切入点,为企业负责人算好法律责任账、刑事责任追究账、企业经济损失账、工人家庭悲剧账,督促企业负责人摒弃侥幸心理,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 二是大数据助力精准预防。结合全市同步开展的工伤预防项目开展,将组织工伤预防专家和安全生产专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入全区20家重点企业和建筑工地,开展工伤隐患排查、安全风险评估,对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工艺风险、职业病防治等工作全面体检,摸清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和工伤事故特征,定制工伤预防数字清单。 三是探索推进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单工伤参保差别费率。一方面根据企业上年度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情况,实行严格的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机制;一方面探索推进提高工伤高发行业工伤保险费率和与五险齐保有别的单工伤参保费率。引导生产经营者算好经济账,提高安全责任和防护意识。 二、补好短板,工伤调查“精准查” 一是开发实用性更强的工伤申报软件。软件开发将涵盖及时录入工伤发生因素、工伤调查取证材料、工伤伤情跟踪等工伤调查所需资料,并预留可对接工伤医疗费用直接报销的端口,为工伤认定提供实时准确高效的调查数据,为工伤医疗费用控费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配备更专业的工伤调查和医疗控费团队。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专业和资源优势,配备专业人员,通过搭建工伤服务优质平台,补充我局在工伤案件调查、临床医学等薄弱短板,做到快审查、快受理、快调查、快结案。保险公司派驻 15名专业的工作人员,组建两支队伍,其中工伤调查团队6人,其中2人分别财险调查经验和司法从业经验;工伤医疗控费团队9人,其中3人医疗背景。 三是实施更高效的异地工伤调查。利用保险公司网点遍布全国的优势,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延升调查取证网络。今年3-4月,针对两起假派遣假外包真代缴的劳务派遣公司异地工伤的调查取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利完成调查材料的收集,为正确处置类似案件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优化升级,服务保障“安心享” 一是开展工伤治疗、康复全过程跟踪,为工伤基金运行提供更安全的保障。由团队定期对定点医院开展巡查和服务,为住院工伤人员讲解工伤保险报销政策、详细了解工伤康复人员的恢复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巡查中要对比诊断和用药,对治疗方案、治疗用药情况和实际治疗效果进行跟踪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工伤申报软件,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虚假收费、串换收费、重复收费等情况。 二是经办服务全面优化,费用报销更便捷。合作以来,全面优化工伤保险经办服务,科学简化各项工伤保险业务办理程序,加强经办力量,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赔付效率。采用联网结算系统,在跟踪就医过程中匹配工伤参保情况,提醒企业5小时内立案、24小时内介入工伤调查、36小时内完成工伤认定,并对完成工伤认定的人员开展就医监管,从而在工伤赔付“事后稽核”的基础上,加入“事中审核调查”环节,实现工伤全流程精准管理,进而降低我区工伤发生率。通过提升工伤全链条服务水平,规范工伤基金运行,有效控费,降低支付风险,更大程度做好内控把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