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黄岩:专家下乡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3-04-10 16:0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黄岩区人力社保局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近年来,黄岩区柔性引进同济、浙大等名校的专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施所能、大显身手,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柑橘是黄岩最著名的农产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田生科筹资在宁溪镇岭根村建立柑橘绿色发展关键技术中心,开展“精品柑橘绿色指挥栽培模式”研究,并将成果全区推广。给果树打灯补光、自动分选机对果子进行分级、远程调动通风、遮阳、喷灌,再把柑橘种在像盆栽花卉一样的箩筐状容器里……果园集纳多种前沿科技,代表着现代农业未来趋势。台州田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全省首批、黄岩首个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黄岩蜜橘这张“金字招牌”,因他种植的“红美人”而再度崛起,卖到了60元/公斤的高价位。高桥街道下浦郑村的米面有着百年传承,口感爽滑、米香浓郁,但是一家一户手工制作方式,劳动效率低下、卫生状况堪忧。作为下浦郑村米面产业振兴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食品营养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博士长期蹲点下浦郑村,指导建设米面集中加工点,米面生产向机械化转型,年产量1100多万斤,年产值5000多万元。村民胡晨戬介绍,以前一天最多做两三百斤米,现在借助机器,一天能做到七八百斤米。在专家指导下,他还研发出七彩米面新产品。

二、增加各方经济收益。田生科团队的《精品柑橘绿色指挥栽培模式构建及技术集中示范》项目落户宁溪镇岭根村后,直接为50多名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该村村集体经济迅速扩大,不仅获得了区里给予的10万元土地流转奖励资金,还获得了“两山”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建设连栋大棚。而这座大棚,以租赁的形式持续为该村带来每年约11万元的经济效益。岭根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2000元提升至2022年的31.86万元。此外田生科团队还带动宁溪镇新增精品柑橘种植基地1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650余个。富山乡平均海拔在六七百米,水稻和蔬菜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郭建平扶持的高山锦鲤养殖户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被聘为黄岩区中药材产业技术顾问的谈献和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黄岩区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00亩发展到9000多亩,分布在长谭水库周边9个乡镇,品种达到了30余种,产值近亿元。根据对14家中药材基地的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亩支出劳务工资3162元,农民平均日工资123元。

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杨贵庆的规划指导下,屿头乡沙滩村成为第一个破茧重生的古村,古建筑被注入新功能,馒头店、米酒店等一批特色店铺随之涌现,乡村振兴学院落户沙滩村,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潮济老街、头陀老街、瓦瓷窑村等古村落的复兴,带来了人气,赓续了文脉,润泽了群众的精神富有。如今,杨贵庆教授依旧深耕黄岩乡野文明,持续为西部山区规划设计了屿头乡前礁村“宋韵文化园”、宁溪镇乌岩头村“半山半水泮云间”等改造项目。作为黄岩区文化礼堂改造顾问,浙江师范大学艺术设计教授夏盛品带领团队寻找村庄的文化特征,再结合妙笔生花的创作,搭建群众身边的精神家园,目前已设计改造了4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