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临海:打出“留、引、稳”组合拳,打响“助企开门红”第一枪
发布日期:2022-03-25 10: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临海市人力社保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共富之要,为充分发挥就业“扩中”“提低”重要支撑作用,全力构建高质量就业体系。今年,临海市人社系统持续开展“人社助企开门红”活动,以“五送五助”服务为抓手,围绕岁末留工稳岗和年初复工复产工作,以“助企留工、为企引工、帮企稳工”三举措顺利打响“人社助企开门红”第一枪。截至目前,共组织27家企业、4家人力资源机构,开展省外现场招聘会10场次,现场咨询达2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46人;招工过程在浙江卫视、台州新闻等媒体报道,已累计获得直播、报道18次。

一、强化节点用工保障,助企留工

一是“数据跑路”摸清企业缺工底数。依托企业人事负责人、微信群、用工监测平台铺开点、线、面结合的用工监测网络,对市内40家重点企业开展实时用工情况监测,提前研判节后用工需求。二是“专班走访”宣传稳岗惠企政策。走访全市15家企业,进车间、看生产,召开企业员工座谈会12场,引导企业调休留工、增惠留工、提薪留工。同时,组织专班解读稳岗举措及惠企政策,向外地员工发放《留临倡议书》530份、宣传手册900余份。三是“福利释放”温暖留临守岗之心。开展“做好岁末年初企业留岗促产工作”等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打包”10GB春节本地流量、市内景点电子门票、380元现金红包等多项福利赠予留临外地员工。多家企业制定个性化留工举措,如伟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鼓励外地员工留临过年或尽早返临复工,对初九前到岗的员工给予每人1000元的开工红包。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关爱员工活动34场,发放留临慰问红包94000余元。

二、打造劳务靶向输入,为企引工。

一是“省内+省外”双向奔赴。临海市人力社保局春节后第一时间转移工作重心至“跨省驻点招工”,按照“1+1+2+N”模式(1名副局长、1家人力资源公司、2名科室干部、N家企业)成立2个招工专项组,双翼并进赴四川、安徽招聘,并与当地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互通劳务信息、共享用工政策。二是“部门+媒体”双线宣传。依托当地市、县(区)、镇、村四级职能部门就业服务平台抢先推送招聘信息,充分预热招工行动,同时精准筛选曾在浙江务工的待就业人员信息,以短信形式批量群发,实现招工政策“智达速达”;招工组内驻记者实时跟踪记录,以影像纪实,用图文说话。连日来,已在省内外10个县(市、区)线上官方平台发布宣传信息24篇,并被浙江卫视、台州新闻持续报道,累计获得报道18次,如“2022‘春风行动’劳务协作招聘会”开幕仪式线上直播,获得近45万人次在线观看。三是“政府+社会”双层保障。采取下沉基层的嵌入式招工模式,以劳务输出密集的重点乡镇为“轴心”,辐射下属村落,划定五公里“招工同心圈”,联同亳州高炉镇五爱村村委会、嘉陵区金宝镇柿子沟村村委会等当地基层组织,实地走访,打响走村下户、送岗上门、以老带新三张“王牌”。招工期间,共计走访4个乡镇、8个村庄,召开镇村干部座谈推介会4次,入户宣传讲解35次,张贴用工公20张,发放企业招聘手册1200余份。

三、做实稳工促产服务,帮企稳工。

一是加班赶点到岗“快”。对外与劳务输出地紧密配合,对内与各县(市、区)合作共享,定制跨省班车定点接送外地务工人员返岗,实现从“家门”到“厂门”点对点一站直达,做到“即来即走,应接尽接”。二是增补添惠补贴“多”。积极落实新员工就业补贴、新员工自行来台交通补贴、企业租车交通补贴等各项政策:对外省来我市制造业就业的新员工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就业补贴,给予华东地区最高300元、华东地区以外最高500元的交通补贴;企业租用车辆跨省接返新老员工来台,按企业租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预计将发放各类补贴300多万元。三是吸民纳工用工“足”。结合本地产业区域聚集情况,划定“万人就近就业”试点片区,鼓励周边村民借助地理优势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并对企业用工缺工等难点问题开展定期排摸,增加企业用工弹性,减少季节性、突发性缺工冲击。目前已划定杜桥片区(眼镜加工为主)、东塍片区(彩灯加工为主)、河头片区(休闲用品加工为主)为三大试点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