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天台:“三力并举”托住共同富裕底盘
发布日期:2021-09-24 08:5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天台县人力社保局

今年以来,天台县人社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更加充裕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的劳动关系,奋力为共同富裕发挥兜底支撑作用。

一、促进就业添加共富“活力”。一是深入援企稳岗。出台《天台县人力社保局“凝心聚力‘十四五’破难争先开新局”“三服务”行动方案》,开展“服务进企业,暖心留员工”“深化三服务,对标勇争先”等活动,宣讲人社惠企政策,解决企业难题。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09家次,解决问题45个。二是搭好招聘平台。举行“春风行动”、“破五难”、退役军人专场等系列招聘会,举办本地招聘会8场,参与企业339家,达成意向2707人。按“1+1+2+N”模式组成驻点招工组,组织县内重点缺工企业赴湖南省怀化市、江西省鹰潭市驻点招工,招引员工1262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6份。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收入农户、就业困难人员集中村居、农村电商集聚地等地搭建互助平台“就业扶贫互助社”“农村车间”,吸纳灵活就业。三是帮扶重点人群。鼓励用人单位吸纳“4050”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98.09万元。鼓励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审批发放创业贷款1605万元,发放创业贷款贴息104.6万元。保障失业人员生活,落实好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和临时生活补助等待遇,累计发放资金337.81万元,惠及4057人次。1-8月城镇新增就业926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7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3人,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2%。

二、技能培训增加共富“能力”。一是面向优势产业,增加“技动力”。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培训机构派发“订单式”培训清单,安排“天台工匠、技术标兵、首席技师”客座授课。根据本土较为繁荣的产业需求,免费提供育婴师、茶艺师、民宿管家服务、美容师、电商操作员、电工、电焊工等9个工种的培训,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充分发挥企业主体、部门协同作用,今年举办技能大赛5场,完成技能培训6654人次。二是优化评价方式,培育“新工匠”。深入企业、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和劳动者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消后对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现实需求,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促进评价主体向企业、社会机构、技工院校转变。今年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备案企业12家、社会评价组织2家、技工院校1家,新增高技能人才1306人。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培训劵试点工作,完成发劵52人,用劵40人,结算14人,开展试运行培训班3期。三是建设优质平台,打造“孵化器”。以“1+3+4”(1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原电大天台学院、技工学校和职业中专3所职业院校,以及4个职业培训机构)的技能人才培训平台为基础,加快建设天台技师学院,促进技工教育提质增效。目前已整合原天台职业中专、天台技工学校、电大天台学院三校资源,成立天台县职业教育集团,形成《筹建天台技师学院的可行性论证报告》,9月初顺利通过筹建现场评审。

三、欠薪防治提高共富“稳力”。一是专班化运作防治欠薪。在全市率先部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在建政府工程项目、房地产项目建设等重点行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护航建党百年“浙江安薪”专项行动,将“浙江无欠薪”工作纳入专项考核,协同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二是加强执法检查。制定维权告知牌和劳动用工信息公示牌参考式样,修订三方协议、劳动合同、实名考勤、工资发放等参考样本,督促项目施工单位照标落实,减少劳动用工风险。对在建项目等重点欠薪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分“好、中、差”三个层级实行整改复查分层管理。三是打造“安薪工程”。通过加强工资支付预警系统数据分析应用,动态实现预防预警并举发力,精准治欠。加快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在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应用步伐,着力做好“安薪一码一平台一指数”的集成和应用。截至8月底,全县74个在建项目六项制度全落实率已提升至98.65%,线上发薪率已提升至100%,累计发放工资12.13亿元。全县共有50家制造业或服务业企业注册安薪平台,其中落实实名制48家,通过平台发放工资12家,发放工资1094万元。1-8月“安薪”指数99.5分,在台州各县(市、区)中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