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动态
玉环:推行“全生命周期”培育模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2021-11-19 09:4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玉环市人力社保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玉环市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全面深化职业技能工作“放管服”改革,打造技能人才培育“全生命周期”服务,贯穿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加强玉环技能人才保障和激励力度,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叫响做实“玉环工匠”品牌,构建精准高效、充满活力的人才生态环境。2019年以来,玉环市提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7900万元,已兑现政策补贴资金6467万元,完成备案试点机构110家,培养技能人才67061人,均居台州市前列。

一、做优机制引领技能人才“入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机制短板,以机制优化激发发展活力。一是组建“技工专班”机制。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各地高校签订实习协议、就业协议,成立企业冠名“玉环班”,推进玉环文化进校园、企业导师进班级、校企联办校园技能大赛、现代学徒制选拔等系列内容,为企业“量身定制”各类技能人才。目前,已有30余家玉环企业与2所高校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组建机电、外贸等专业“玉环班11个,定向培养并输送企业需求的一线技能型人才500人。二是推行“社会化认定”机制。2020年3月以来,通过“淘专员”“三服务”“网格化”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加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推进认定工作。目前,我市已有110家企业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备案(其中1家为玉环市技工学校),职业等级认定人数为29670人,鉴定人数为浙江省前列,台州市首位,其中已有28229人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优化“互通评价”机制。全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与技术人员职业技能等级之间互通评价工作,实现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学历互通,特别是工程师与技师之间的转换,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目前,已组织10余名人才参与评选。

二、做实培训补给技能人才“养料”。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提高技能水平。一是提供“技能配送”培训。以工匠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联合各行业协会以高技能人才为培训主体,注重职业培训包开发,开设“继续教育研修班”进行职业再教育、技能再提高,同时,延伸服务触角,主动送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进企业、村居(社区),让技能人才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技能提升。截至目前,主动提供技能配送150多余次,8347余名技能人才获得职业技能再教育。二是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办学延伸至产业园区,构建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于一体、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于一体、教学场地与工作现场于一体、学习者与工作者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培训模式,让企业新员工接受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二对一”培训,学校系统教学、企业加强实操,全力打通企业技能人才供给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玉环已有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家试点。三是开展“线上数字化”培训。鼓励支持具备自主培训能力的企业依托自主开发的互联网线上平台、各类APP软件等,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网络点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考核测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员工参加线上职业培训,共有25家企业1150人次参与。

三、做好竞赛激荡技能人才“活水”。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原则,突出业绩贡献、企业认可和社会认同的评价标准,搭建技能人才“展示舞台”,开展更大范围、更多工种的技能竞赛,带动全市43万企业职工学技能、练技能。一是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连续举办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钻研技术的热情,培养选拔优秀技能人才,为省技能大赛和台州市技能大赛输送优秀选手。今年,共有194企业671人次参与。叶纪建同学代表台州市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电子商务师取得第7名成绩。二是创新“实用人才”竞赛活动。深化人才评价机制,创新“实用人才”竞赛,为能力强、贡献大的企业工匠、外贸人才等搭建展示技能的新舞台,给予获评人才连续三年的工作补贴、项目申报优先、子女就学优先等政策扶持,并根据技术专长分别加入“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高技能人才集聚地。同时,聘请部分“企业实用人才”进入本土专家库 ,担任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活动评委和职业技术院校兼职讲师,推动新引进的人才项目、新培养的技能人才更接地气。目前,已评选企业实用人才60人。三是拓宽“各项技能”竞赛渠道。联合各部门开展劳动竞赛、巾帼建功立业、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活动,凝聚行业部门合力,多线条、多维度拓宽竞赛渠道、挖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