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分类推进,路桥区大力开展社保扩面提质工作 | ||||
|
||||
今年以来,路桥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会议精神,聚焦社保扩面提质,分类精准施策,通过全域化培训促进社保政策渐进式普及,通过分层次提档助推养老待遇稳健式提增,通过多渠道资助实现社保红利普惠型共享,进一步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一、锚定目标,打好扩面提质“组合拳”。为扩大社保覆盖面,提升参保缴费水平,路桥区分别于2025年4月召开全区社保提质扩面会商会、于8月召开城乡居民提档缴费工作会商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元宇峰强调社保工作事关民生,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要求全区各镇(街道)将社保扩面提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以实打实的举措抓好政策的宣传普及,以看得见的成效回应群众的诉求期盼。社保部门根据会议要求,将社保政策宣传作为“先手棋”,制定社保大培训活动计划,制作《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宣传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优惠政策解读》手册,通过精炼的图文、平实的案例、直观的收益等,让老百姓能够记住政策红利、理解参保益处。各镇(街道)相继召开镇、村层面的工作推进会,重点聚焦城乡居保提档,以村为单位全面梳理低档次缴费人员名单,充分发挥村干部、社工、网格员、驻村干部等群体在社保扩面提质工作中的作用,形成“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分类宣传,讲透社保提档“政策魂”。为推动社保政策更广泛地深入基层、更深刻地映入人心,自4月份开始,路桥区社保中心在全区范围内自上而下开展社保大培训活动,区、镇、村三个层面系统联动,将基层工作人员、村干部、网格员、就业服务专员等作为培训对象,通过一系列的宣讲、培训,培养了一批老百姓身边的“社保规划师”,让他们将社保政策带下去送到老百姓手中,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算得清”,引导他们形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保缴费观念。今年以来,路桥区已开展20场次“社保走基层、政策零距离”主题宣传活动,分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举办28场次社保大培训,培养“社保规划师”6500余名。针对城乡居民参保对象年龄偏高、经济能力偏弱、政策理解偏差等实际情况,路桥区社保中心联合镇(街道)对低档次参保率偏高的村居(社区)进行了重点走访,进村入户开展“点对点”政策讲解、“面对面”答疑解惑、“手把手”指导操作,通过更接地气、更贴民心的方式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提升宣传工作质效。 三、悉心引导,算清社保待遇“经济账”。路桥区社保中心以失土农民办理社保衔接为有利契机,组织社保业务骨干力量分赴峰江、横街等地开展现场办公,为广大失土农民耐心讲解社保政策,指导失土农民根据个人实际衔接参保。面向参加城乡居保的意向人员,路桥区社保中心精心制作城乡居保待遇比对表,以图表形式通过横向档次比、纵向年限比、社银收益比等多种比对模式,对参保收益、退休待遇进行综合比对,让老百姓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并理解城乡居保高档次缴费的“五高”优势——高缴费、高补贴、高利率、高回报、高待遇,进而激发提档缴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现场引导,其中90%以上的失土农民选择参加7600元/年的高档次缴费。此外,针对大龄参保对象,工作人员积极打好“感情牌”,鼓励参保对象子女通过“个人资助”方式为父母缴费,从而增加父母的个人账户资金,既提高父母的退休金,又彰显传统孝义美德。经过宣传引导,全区城乡居保人均缴费水平从年初的729元提增至1222元,增幅达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