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岭:聚焦企业“三个关键”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
温岭市人力社保局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切入口,聚焦企业关键小事、关键人员、关键问题,通过减证优服、招工揽才、助企纾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聚焦企业“关键小事”,减证优服提质增效 一是集成服务“一次办”。通过推进人社政务服务信息化,打破医保、税务、公积金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壁垒,实施“退休一件事”改革,形成“主动对接、智能优办”的退休联动服务,变“16件事”为“一件事”。截至5月份,市人力社保局办理“退休一件事”事项3718件,同比增加11%,其中国有、集体企业人员487件,同比增加19%。同时,推出员工录用一件事联办,企业只需要一次申请,就可以办理6个事项,为企业招录员工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二是数字工伤“全链办”。通过打造集服务和治理为一体的全链条闭环应用,实现工伤事故“一键”智能速办、认定报销“一件事”点单网办;以智能分析工伤风险评价指数,精准指导企业开展预防整改;以就医绿色通道、再就业培训等六大特色工伤服务,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该应用注册用户数50618人,平台访问量349319人次,工伤处理时效平均提速56%。工伤事故发生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9%,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达99.7%。 二、聚焦企业“关键人员”,招工揽才添智聚力 一是千里跨省“驻点招工”。为帮助企业缓解春节前后“招工难”问题,该局提前谋划、积极作为,带领钱江摩托、利欧股份、富岭科技等20家企业分赴陕西商洛、四川泸州举办多场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和专题招聘座谈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企业“开门红”。2023年,驻点招工工作组累计开展现场招聘活动13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291人次,签订劳务合作协议6份,包车接返员工328人。 二是校地合作“筑巢引凤”。深入实施“聚人兴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博士后工作站人才招引培育力度,深化校地合作新模式,建立“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机制,促进高校院所科研开发与企业市场运营转化紧密结合。借助省级“智聚山海·助力共富”专家服务工程,与四川、江苏、西安、武汉等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吸引优秀博士进站。截至目前,新招收进站博士人数达37,较去年全年增长2.7倍,帮助企业推送博士后科研项目10余项。2021年至今,年均转化经济效益超亿元。 三、聚焦企业“关键问题”,助企纾困排忧解难 一是关口前移,助企合规发展。针对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劳动关系风险高的特点,开展企业用工精准普法活动,采取“专家进企”“开工第一课”大讲堂等形式指导合规用工。搭建社群普法阵地,利用公众号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人社助力”之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活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提供人社领域全过程、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联系服务企业300余次,解决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政策答疑等各类问题60余个。 二是重心下沉,助企和谐发展。台州首创安薪联盟品牌,组建壮大劳资专管员、工资争议调解委员会两支队伍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劳资员达700余名,成立在建设领域工资争议调解委员会262个。创建以来,积极发挥协商调解、业务指导、教育宣传等职能,截至5月份,交叉检查在建工程项目无欠薪台账458个,指导改正问题700余个;联盟调解处置因工程质量、工程价款、施工进度和班组人工费用等矛盾纠纷产生的工资拖欠问题20起,涉及农民工59名,工资99.35万元。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