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打好技能人才“扩中提低”组合拳 |
|
三门县人社局把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作为扩中提低促共富的重要抓手,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对技艺传承途径和模式的创新,与三门技师学院联合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筑牢扩中提低人才根基 自2019年起,三门县人社局深入企业和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宣传指导,并取得良好成绩。截至目前,三门技师学院与浙江爱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扬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开展1100余人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 对院校来说,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得到了创新发展。几年来,在三门县人社局与三门技师学院的共同努力下,三门技师学院与省内外76家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83个校外实训基地;重点面向数控车工、橡胶硫化工、电工、钳工等本县急需紧缺工种开办学徒班,为三门第二产业储备技能人才……三门技师学院还不断完善“双轨制轮动式”学校实训和企业实习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三门技师学院成为浙江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省级高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二、校企携手育才,打破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 对于学徒来说,企业新型学徒制有效提升了学徒们的职业素养和生产技能,打通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三变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郑海鹏就是三门县人社局现代工匠培育新模式的受益者。“新型学徒制让我有机会去技师学院进修,结业后,我拿到了二级技师的技能证书,每月工资的技能津贴上升到300元,另增加职称津贴100元,每年可增加工资4000元以上。”郑海鹏说。 不止是郑海鹏,企业新型学徒制让更多学员在考评中发现不足,在培训中弥补不足,解决了学员技能培训与技能实际运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三、扶贫扶智结合,激发扩中提低内生动力 群众普遍希望有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能够通过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工资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再就业”的能力。特别是技术工人、农民等群体,他们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新型学徒制可以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打造技能致富“窗口”城市,实现技术工人“扩中”“提低”。 2020年5月,经过三门县人社局、三门技师学院和三维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的共同努力与积极筹备,三维股份“新型学徒制”(苍溪班)正式开班,培养学徒40人。苍溪班不但是新型学徒制的典型案例,也是浙江三门和四川苍溪两地扶贫扶智项目的具体体现。苍溪班的建设让普惠性技能培训覆盖更多群体,成功助力低收入职工凭借一技之长改变收入和生活水平,拓展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 以往几年,三门县人社局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技工院校和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三门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了技能人才力量。下一步,三门县人社局将继续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行动,帮助职工成长成才;创建“以赛促学”机制,扩充工匠后备军;开展学历提升行动,打通职工上升通道——通过工匠培育工程,全方位释放人才红利,助力国家“十四五”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