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门:打造“人才助力共富”服务中心为共同富裕加码赋能 |
|
三门县人社局优化整合各类“云端+线下”资源,着力打造“人才助力共富”服务中心,通过构建完善的工作矩阵为可持续共富加码赋能。 一是“一点多核”优服务,激发自主造富意愿。县级成立“人才助力共富”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设立分中心、各村(社区)设立驿站,延伸设立北京、上海等在外人才驿站服务点7个,以“云端+线下”的互补式服务为高技能人才、“500精英”人才、乡土人才等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二是“揭榜挂帅”攻难题,合作升级创富产业。依托服务中心,定期根据企业需求定制“揭榜挂帅”榜单,利用北京、杭州等发达地区人才资源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卡脖子”难题。如成功促成闻邦椿、朱英浩、朱美芳等院士与西格迈、尔格科技、鸿远塑业等企业合作,切实解决半自动悬架、特高压、石墨烯等领域难题。市“500精英计划”人才杨照牵头研发的风电冷却器成功帮助所在公司增收5324万元。聚焦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以服务中心为纽带,梳理企业紧缺工种,并及时向三门技师学院和各民办培训机构进行推送,通过开设“订单班”实现精准帮扶。2021年以来,围绕企业亟需的核电、机电、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开设订单班21期,累计招收学员500余人。 三是“搭台聚贤”促合作,建立人才育富平台。根据三门产业特点,以服务中心为核心,建立橡胶、机械、医化等多个人才育富平台。依托三门橡塑产业优势,吸引青岛科技大学与三维、元创等公司深化产学研高质量融合;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推动东华理工大学与西格迈、葛氏控股、方力控股等企业共建就业见习基地,定期输送毕业生到企业见习;推进东亚药业等医化企业与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就材料、化工等契合度高的专业签订“个性化”校企合作协议,促成专业岗位精准匹配。通过企业提出需求、学校提供资源、中心搭建平台模式,2021年以来,共引进高校毕业生5703人,其中青年大学生4952人,博士14人。 四是“公益领愿”助提低,创新人才带富模式。开展人才助力共富微心愿认领公益活动,通过融媒体平台广泛动员人才与困难弱势群体双向参与。由服务中心汇总形成需求帮扶清单,并按照“群众下单、组织派单、人才办单”构建科学供需链。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联合县亲民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7期,共征集到微心愿448个,已经完成认领435个,筹集资金40余万元,帮助400多户困难群众完成心愿。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