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社银联通”工程 便民利民优服务 |
|
台州人社2017年2月全省首创“社银联通”工程,将人力社保经办业务下放至银行网点办理。2018年5月底,实现全市129个乡镇街道全覆盖,2018年10月全面下放经办业务80项,建成经办合作网点478家。银行网点年均经办人社业务60余万件,有效实现“群众得便利、社保减压力、银行拓业务、政府优服务”四方共赢。获评台州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创新类十佳案例榜首,得到朱从玖副省长、王文序副省长和省厅鲁厅长等厅领导的肯定。《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均有报道,目前台州《政务办事社银联通工作规范》已获得省厅竞争性试点项目。 一、主要做法 (一)先行先试。2017年2月,路桥区人社局综合考虑人力不足和就近服务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性,首先选择网点最多、覆盖最广的农商银行作为合作银行试点,授予社保分中心牌匾,开展“社银联通”工程。当年该区办理“社银联通”业务72071笔,约占人社业务总量的40%,试点成效明显。 (二)全市推广。市人社局及时总结路桥做法,2017年12月,在路桥召开现场会进行全市推广。2018年,台州市人社局和农村信用联社台州办事处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开展“社银联通”工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通知》,并在临海市召开台州市“社银联通”工程推进会,制定网点“标识标牌、经办标准、经办系统、业务培训、宣传推广”“五统一”标准。首批下放社保、就业、社会保障卡等和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25项事项,建成包含工农中建、农商行、民泰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内的经办合作网点478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三)加强培训。要下放业务经办,首先强化开展银行经办人员业务培训,通过跟班学习、分批轮训、编制人社业务学习手册、开展实务操作考核等实际举措,选优配强银行经办力量,实现经办人员业务标准和经办尺度统一,这个过程得益于省厅指导推广的“八统一”。每月召开业务分析视频会,总结分析各地“社银联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对问题逐一剖析,反馈到一线经办人员予以改进。 (四)广泛宣传。通过“台州人社”公众号、官方网站、新媒体和银行网点宣传和12333热线等有效渠道,向社会公众进行广泛宣传“社银联通”工程的便民利民优点。通过一线经办人员“社银联通”村村行活动和“千名人社干部联万企送服务”活动,让企业和群众知道身边的办理地点和办理事项以及所需材料,引导群众到银行网点就近办。 (五)规范提升。在推广过程中,总结制定了《台州市“社银联通”工程建设规范》,对各个流程环节进行规范,实现了“社银联通”工程标准化作业,为不同银行之间、不同地域之间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经验。2020年3月《政务办事社银联通工作规范》成功争取省竞争性试点项目立项,目前已完成制定,等待省市场监管局专家评审。 二、主要成效 (一)群众得便利。通过“社银联通”工程,将人社业务下放至合作银行网点,让群众家门口就近就可办理人社业务,一个银行窗口一次性办结只需几分钟,初步实现了人社业务“10分钟服务圈”,省时省力、便民利企,真正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就近办、家门口办。 (二)人社减压力。近年来,人社经办业务量成倍激增,人力社保经办机构的压力非常大。通过统计,我市银行网点年均经办人社业务60余万件,占台州全市人社系统“最多跑一次”经办业务的50%以上,借托银行人力、场地等资源有效实现了人力社保减负担。 (三)银行拓业务。通过“社银联通”工程,银行系统有效提升了农信普惠金融工程的社会认可度,有效拓展了社保卡业务应用,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根据农村信用联社台州办事处测算,全市“社银联通”工程全面建设到位后,客户资源和客户流量增加明显,较好地促进农商银行业务增长。 (四)政府优服务。通过“社银联通”工程,较好实现了群众就近办、多点办。同时,银行硬件条件优越、员工综合素质高、人员队伍稳定、上午开门早、中午不休息、双休日照常办、节假日不关门和优质的导办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高效、便捷的优秀服务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大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 三、下一步打算 (一)统一全省“银行经办社保业务”工作标准。编制《政务办事社银联通工作规范》,制定银行办理社保业务服务指引,对全省各地银行经办社保业务经验做法总结提炼,深入推进全省系统银行经办社保业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实现有标可循、有规可依,提升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二)提升全省人力社保政务服务能力。规范银行经办社保业务工作标准,扩展人力社保部门政务服务渠道和增加办事网点,有效降低政务服务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逐步加强办事网点政务服务管理,优化政务服务资源配置,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优化全省人力社保基层综合治理体系。规范银行办理人力社保经办业务工作标准,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基层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拓展银行客户资源,提升金融惠民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增加政府政务服务渠道,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政务服务需求,实现“群众办事便利、人社减轻压力、银行拓展业务、政府优化服务”的共赢,形成基层人社政务服务共建共享共治的综合治理体系。 |
打印 关闭 |